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信息 >> 学院新闻 >> 正文

2023年 “最优化理论方法”高端论坛在我校举行

2023年11月15日 10:56  点击:[]


来源:数学与物理学院 作者:代钰  


2023年11月10日和13日,数学与物理学院举办了广西民族大学“最优化理论方法”高端论坛,邀请中国科学院杨晓光教授、香港理工大学陈小君教授、北京大学文再文教授、北京交通大学孔令臣教授、天津大学黄正海教授、北京工业大学徐大川教授、浙江理工大学罗和治教授和贵州大学彭定涛教授,在逸夫楼303为师生们做了8场精彩的学术报告。本次报告由简金宝教授和刘恒副院长主持,科技处处长唐国吉教授、数学与物理学院马国栋、尹江华、刘建勋等老师和研究生参加此次报告活动。


本次论坛是汇集运筹学最优化方向顶级专家,8位教授详细讲述近期的研究方向:

陈小君教授从机器学习中的一类非光滑非凸-非凹极大-极小优化问题进行了详细讲解,讨论了局部鞍点、全局极大极小点和局部极大极小点的存在性,并利用方向导数研究了局部极大极小点的一阶最优性条件。

黄正海教授讲述近期研究了寻找一个张量方程的稀疏最小二乘解的问题,其中所涉及的张量不需要是一个平方张量。

罗和治教授表明,他研究了具有永久和临时价格影响的最优投资组合去杠杆化问题,其目标是在满足规定的债务/股权要求的情况下最大化股权。

文再文教授讲授数学形式化是使用机器基于类型论来严格检查数学证明的方法。与依赖于人类直觉的传统数学证明方法不同,数学形式化要求每一步都经过严格的论证,确保没有任何逻辑上的漏洞或错误。

徐大川讲授聚类问题,聚类问题是计算机科学和组合优化领域的经典问题,并介绍了选址,k-中位,k-均值等聚类问题及其变形的经典算法,总结了聚类问题中部分最新研究进展和尚待研究的问题。

彭定涛教授考虑了一个LRSD模型的双非凸连续松弛模型,其中秩函数由帽-l1函数和奇异值组成而松弛,稀疏函数由一类特殊的非利普希茨函数而松弛,提出了一种具有增广拉格朗日函数中惩罚参数延拓的交替方向方法来求解所得到的非凸和非利普希茨矩阵优化问题。

杨晓光教授表示,社会行为尽管表现得繁杂纷呈,但其背后往往有着简单的规律,可以用数学模型进行刻画。报告分别用扩展的 Degroot 模型、演化博弈模型、网络博弈模型、门槛模型等为工具,对社会观念的传播和形成、欺诈及其治理、标新立异与从众跟风、社会情绪的操纵等一些社会行为进行数学建模,试图揭示这些社会行为的演变机理,加深对社会行为的认知。

孔令臣教授讲述了统计机器学习技术在应用领域迅速发展,取得了重大突破。然而,攻击者的入侵很容易破坏学习过程,导致系统变得不可靠。将简要概述差异隐私技术在回归和聚类方面的研究进展,并介绍我们在分布式学习中提出的新的噪声机制。


   

陈小君(香港理工大学)

黄正海(天津大学)      

文再文(北京大学)

彭定涛(贵州大学)     

徐大川(北京工业大学)

杨晓光(中国科学院)  

孔令臣(北京交通大学)


在本次论坛中,师生们深深感受到了各位教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认真的科研精神,学术报告过程中教授们与师生们积极互动,解答疑问,报告内容丰富且有趣。此次高端论坛的交流会不仅拓宽了学生们的数学视野,也让学生们了解数学知识如何真正的用到社会生活上,和实际问题接轨,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拓宽科研方向、引发了科研思考。


专家简介:

陈小君,香港理工大学应用数学系讲座教授。2013-2019年担任香港理工大学应用数学系主任,现任香港理工大学大数据分析中心实验室主任,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香港理工大学应用数学联合实验室主任。

黄正海,天津大学数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最优化理论、算法

及其应用方面的研究工作,在求解互补与变分不等式问题、对称锥优化与对称锥互补问题、稀疏优化、张量优化、核磁共振医学成像、人脸识别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有意义的成果。目前的主要研究兴趣是张量优化、特殊结构的变分不等式与互补问题、以及机器学习中的优化理论方法及其应用。

罗和治,博士,浙江理工大学特聘教授,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

入选者。现任中国运筹学会理事,中国运筹学会数学规划分会常务理事。2007年获上海大学运筹学专业博士学位,2008-2010年在复旦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

业从事博士后研究,2011年和2013年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做访问学者。文再文,北京大学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教授,主要研究最优化算法与理论及其在机器学习、人工智能中的应用。2016年获中国青年科技奖。2020年获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现为中国运筹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运筹学会数学规划分会副理事长。

彭定涛,博士,教授,贵州大学一流学科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运筹

学会数学规划分会常务理事,贵州省应用统计学会常务理事,贵州省数学学会理事,贵州省优秀高层次留学回国人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信评审专家,国家科学技术奖励专家库入库专家,教育部全国研究生教育评估监测专家。

徐大川,北京工业大学理学部运筹学与控制论责任教授,数学/统计学博士

生导师,2002 年于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获得博士学位。研究兴趣包括:组合优化、近似算法、机器学习与优化、博弈论等。担任北京工业大学区块链研究中心副主任(2018-至今)、中国运筹学会数学规划分会理事长(2019-2023)。中国运筹学会宣传委员会主任(2020-2024)、北京运筹学会副理事长(2019-2023)。

杨晓光,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理事长,欧亚系统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系统科学与数学》主编。主要研究兴趣为金融学、数字经济、博弈论、复杂社会系统,获得过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复旦管理学突出贡献奖、中国青年科技奖、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茅以升青年科技奖、国务院特殊贡献专家、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才等荣誉。

孔令臣,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运筹学会数学规划分会理事长,北京交通

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副院长。主要从事对称锥互补问题和最优化、稀疏优化、低秩矩阵优化、高维数据聚类、矩阵回归、统计优化与学习、医学成像等方面的研究。









Previous:【学习培训】数学与物理学院党委组织开展第十三期积极分子党校培训 Next:数学与物理学院:积极探索大学生心理团辅育人模式

关闭